关西国际机场概述
关西国际机场,位于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,是大阪、京都、神户等京阪神都会区和关西地方的主要国际机场。该机场是一座填海造陆而成的人工岛机场,距离大阪市中心约38千米,车程约1小时。机场于1987年动工,1994年9月4日正式启用,营运单位为新关西国际机场株式会社。
历史背景与建设
20世纪60年代,随着关西地区航空需求的增长,大阪既有的伊丹机场(大阪国际机场)因缺乏扩建空间,因此提出了建设“关西第二机场”的计划。1963年,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相关计划,并选定泉州近海作为场址。经过5年的填海工程,用1.8亿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达17至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.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。
机场第一期工程建有一条3500米长的跑道,航站楼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·皮亚诺和日本建筑师冈部宪明等人设计,采用玻璃和金属的高科技派建筑风格。机场的建设费用高达1.45兆日元(当时约合120亿美元),并被誉为“新世纪的丰碑”。
由于大阪湾海底地质条件不佳,机场自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沉降,目前人工岛已下陷十多厘米。为了应对沉降和日益增长的航空交通,机场于1996年开始第二期工程,填海扩大人工岛面积,兴建第二条4000米长的跑道和第二航站楼。第二航站楼于2012年10月28日启用,为日本首座专供廉价航空公司使用的航站楼。
营运统计与设施
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二大国际机场,也是日本第一个24小时营运的机场,更是全世界第一座采民营方式营运的国际机场。根据统计,机场每年的起降次数、旅客人数和货运量均十分可观。
机场设施完善,包括航站楼、跑道、停机坪、维修设施等。航站楼内设有各种商店、餐厅、休息区等,为旅客提供便利。此外,机场还设有发电中心,负责供电。
联外交通
由于位于人工岛上,关西国际机场与日本本土的地面运输主要依靠关西国际机场联络桥。桥梁设有上下两层,上层为汽车车道,下层为铁道路线,由西日本旅客铁道与南海电铁两家公司共用。两家公司分别推出特急列车,提供班次密集的接驳服务。
航空公司与航点
关西国际机场拥有众多国内外航空公司入驻,提供丰富的航线选择。包括日本航空、全日本空输、乐桃航空等日本国内航空公司,以及中国东方航空、中国南方航空、中国国际航空等中国航空公司,还有德国汉莎航空、芬兰航空、法国航空等国际航空公司。这些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前往全球各地的航班服务。
综上所述,关西国际机场作为日本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,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设背景,还具备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航线选择,为旅客提供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